C18色谱柱(十八烷基硅胶柱)是液相色谱中最常用的反相柱,广泛应用于医药、食品、环境、化工等行业的成分分析、纯度检测及杂质分离。市面上C18柱种类繁多,选择合适的C18柱对于分离效率、稳定性、重现性及方法开发至关重要。下面从关键参数、应用场景、选择建议、常见品牌等方面系统说明。 一、C18色谱柱选择需关注的主要参数 1. 硅胶基质(粒径、纯度、孔径) 粒径(Particle size):常见有5 µm、3 µm、2.6 µm、1.7 µm。粒径越小,分辨率越高但柱压越大。 端基覆盖(End-capping):未端基覆盖的柱子硅醇基活性大,容易出现拖尾尤其对碱性化合物不利。优选充分端基处理的柱子。 孔径(Pore size):常规为80–120 Å(适合小分子),300 Å 适合蛋白、肽等大分子。 2. 碳载量与键合方式 碳载量(%C):决定疏水性,碳载量高保留能力强,一般8%–22%。样品极性大选低载量,回收速率快;疏水性强选高载量柱。 键合方式:单键合/双键合,有些柱子有特殊工艺,如双端基保护,更耐酸碱或高温。 3. 柱规尺寸 柱长(如100、150 mm)、内径(如4.6、2.1 mm)决定理论塔板数与通量,分析型与半制备型选取不同。 一般标准柱为4.6×250 mm或4.6×150 mm,UPLC小柱为2.1×50 mm等。 4. 柱的pH适应范围 部分C18柱只能用在pH 2-8范围,有些耐pH 1-12,需看样品体系、流动相设定。 5. 柱床均匀性&批次一致性 优质品牌柱子具备高重现性,批次间性能差异很小,对定量分析尤为重要。 |
- 上一篇:色谱柱怎么做性能确认?
- 下一篇:实验室量值溯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