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柱效的影响因素 填料性质 粒径均匀、颗粒分散良好、球形度高 孔径分布均匀、载体表面化学稳定 纯度高,无杂质 装填密度及均匀性 柱内填料必须分布均匀,避免分层、孔洞、沉降区 填料密度适中,既不太紧致(易造成背压高、流速低),也不太疏松(导致分散现象) 柱床完整性 柱头、柱尾无死体积区或空隙,否则样品分布不均,峰型变差 柱芯部与边缘填充一致 装柱工艺及参数 装填压力、流体动力学控制,避免填料团聚或压溃 温度控制,有些填料对此很敏感 二、高柱效色谱柱装填的关键技术 1. 配备优质填料 选择高性能、纯度好、粒径均匀的色谱填料(如球形硅胶、壳层颗粒、聚合物微球等)。 2. 合理装柱溶剂体系 使填料稳定分散,通常用极性溶剂(如甲醇、水、乙腈等)与缓冲盐适当混合,避免因填料团聚、干粉堆积产生空隙。 3. 高压湿法装填(适用于 HPLC 小粒径色谱柱) 将填料均匀悬浮于装柱液中 将混合悬液注入柱管(不锈钢/PEEK) 利用高压泵(一般为 200-600 bar)、在下端保留一定流速均匀驱动,使填料缓慢、紧密、均匀地堆积于柱管中 装完后低速冲洗,去除软填料及表层松散部分 4. 柱头/柱尾保护 使用合适的柱头(frits,孔径小于填料粒径)防止填料流失 柱体密封,避免液体泄露和空气侵入 5. 装填后柱效测试与优化 完成装填后用样品或标准物质测试柱效(理论塔板数、峰宽、分辨率) 若不理想可调整装填压力、流速等重复装填,直至性能达标 可通过测试甲苯、苯酚等标准物的理论塔板数评价最终结果 三、典型操作流程(HPLC柱举例) 柱管预处理:除油、干燥、检查端面; 装柱液准备:将填料加装柱溶剂调成均匀悬浮液; 柱管固定于装柱机,将悬浮液注入柱管; 接通高压系统,稳步加压至预定压力(如400 bar),维持一段时间,保证填料堆积致密; 装完后柱头、柱尾加保护塞,缓慢冲洗柱体,移除松散填料及未成型区; 测试:用标准样品上机,测柱效,若低则调整工艺重新装填;合格即记录结果并密封保存。 四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柱头有死体积/空隙,峰拖尾:装柱后需仔细冲洗并使用合适密度保护塞。 填料团聚造成分层、峰型异常:需用超声处理填料悬液,选用最佳装柱溶剂。 填料质地差,杂质多,柱效低:一定要选正品填料,切勿凑合。 装柱压力过高造成填料压溃、堵塞:控制压力表,严格按规程操作。 五、其它高端技术补充 商业超高效色谱柱(如壳层颗粒柱、UPLC柱)采用超高压力、自动化填充和柱体惰性处理等技术,柱效可高达10万甚至几十万塔板数。 若分析蛋白与大分子,建议用专用填料及优化缓冲体系。 |
- 上一篇:进样瓶导致峰面积异常
- 下一篇:色谱柱怎么做性能确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