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指南:
### 一、开机与预热
1. **打开样品室盖**:检查样品室中是否放置有遮光物,若有则取出。 2. **打开电源开关**:仪器进入预热状态,预热时间通常为20至30分钟,具体根据仪器型号和说明书而定。预热是为了确保仪器稳定,提高测量准确性。
### 二、选择光源与波长
1. **选择光源**:对于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,若需要在紫外光区(200nm\~290nm)工作,则需将光源切换至氘灯;若需要在紫外光区(290nm\~360nm)或可见光区工作,则可能需要同时点亮氘灯和钨灯(或仅点亮钨灯)。 2. **选择波长**:调节波长旋钮或输入实验所需的波长,选择所需的单色光波长。
### 三、校准与调零
1. **校准**:目前型号较新的分光光度计具有开机自动校准功能。若无自动校准功能,则需在使用前参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手动校准。 2. **调零**:在参比样品池内放入参比样品(通常为蒸馏水或空白溶液),进行调零操作,使吸光度读数为0.000A。若读数不为0,则需重复调零操作,直至达到要求。
### 四、测量与数据处理
1. **测量**:将待测样品倒入比色皿中(液体在池中高度不低于一定标准,如3cm),放入样品池内,点击测试按钮进行测量。记录测试数据,包括波长、透射比、吸光度、测试时间等。 2. **数据处理**:定量测试时,通常需要先测定若干个已知浓度的待测物标准样品,根据其吸光值与浓度绘制标准曲线。目前新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本身具有制作和计算标准曲线的功能,具体操作方式可参照设备使用说明。不具备标准曲线绘制功能的设备,可利用Excel软件或坐标纸辅助绘制。
### 五、关机与保养
1. **取出吸收池**:测量完毕后,取出吸收池,清洗并晾干后入盒保存。 2. **关闭电源**:关闭电源,拔下电源插头。 3. **放入干燥剂**:在样品室内放入干燥剂,盖上样品室盖,罩上防尘罩。
### 六、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处理
1. **比色皿的使用**:拿比色皿时,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,不要碰比色皿的透光面,以免沾污。清洗比色皿时,一般先用水冲洗,再用蒸馏水洗净。不能使用碱溶液或氧化性强的洗涤液洗比色皿,以免损坏。 2. **防止光电管疲劳**:不测定时必须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,使光路切断,以延长光电管使用寿命。 3. **读数跳动不稳定**:可能由仪器受潮、电源线接地不良、供电电源不稳定、高温环境、仪器附近有阳光直射、非预期的震动、使用错误的比色皿、样品挥发性大、光源灯老化、前置放大板损坏、光路被非预期移动等原因导致。应针对具体原因进行处理,如延长预热时间、降低环境湿度、使电源线安全接地、使用交流稳压电源、改善环境以适应仪器正常使用、使用正确的比色皿、使用比色皿盖、更换光源灯、修理或更换前置放大板、重新调试光路等。
### 七、软件操作(针对配备软件的紫外分光光度计)
1. **打开软件**:先打开电脑,再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电源,点击打开相应的操作软件。 2. **连接仪器**:点击软件中的连接按钮,等待系统自检完毕,确保自检项目全部通过。 3. **选择测定方式**:在软件中选择所需的测定方式,如光度测定(定量)方式、光谱测定方式等。 4. **设置参数**: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参数,如波长范围、扫描速度、采样间隔等。 5. **开始测定**:在参比光束和样品光束下各放上空白试剂进行基线校正后,设置样品并点击开始键开始测定。 6. **保存与查看数据**:测定完毕后保存当前测试数据,并可对已保存数据进行查看和分析。
请注意,不同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操作上可能略有差异,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并遵循制造商的指示进行操作。 |
- 上一篇:气相色谱仪衬管清洗
- 下一篇:如何区分检出限和测定限